
醫療廢棄物的貯存儲存技術要求
由于醫療廢棄物的有毒有害性,不宜長時間的存儲,因此,運至集中處置設施后,盡可能做到當日進當日處置,只在處置中心內短時間存放。根據《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要求》(試行)(環發〔2004〕15號),對醫療廢棄物進行貯存,貯存溫度≥5℃時,不得超過24小時;在5℃以下冷藏不得超過72小時。冷藏溫度確定為0~4℃。
醫療廢棄物周轉箱運抵處理廠后,首先卸到醫療廢棄物暫存庫中,由穿有防護服的操作人員逐箱加入滅菌反應器內車中,然后進入滅菌系統進行處理;醫療廢棄物暫存庫內設有通風措施,且保持微負壓狀態,抽出的空氣送入精慮滅菌裝置進行處理。
如不能立即進行處理,可將周轉箱貯存于醫療廢棄物庫房中。醫療廢棄物貯存房具有冷藏低溫功能。貯存冷庫未啟動制冷設備時,可用作暫時貯存庫,此時醫療廢棄物暫時貯存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當啟動制冷設備,醫療廢棄物貯存溫度<5℃,貯存時間也不得超過72小時。貯存設施地面和1m 高的墻裙須進行了防滲處理,地面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易于清潔和消毒,產生的廢水采用暗溝、管直接排入污水收集消毒處理設施;貯存設施采用全封閉、微負壓設計,并設置有事故排風扇。門、窗附近設有醒目的危險警告標志,避免無關人員誤入;窗上安裝有通風過濾網,可防止小動物鉆入。周轉箱的碼垛須留有足夠的空間便于周轉箱的回取和冷氣的循環。
使用過的周轉箱經清洗、消毒后送往周轉箱暫存間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車輛去收集醫療廢棄物時,必須到周轉箱暫存間將干凈的周轉箱裝車。在醫療廢棄物交接時,將干凈的周轉箱交給醫療機構,作為醫療機構下次收集醫療廢棄物的容器。發現周轉箱破損后,嚴禁繼續使用。







二是應用和推廣新型醫院污水處理技術和設備,提高自動化水平。降低能耗,降低污水處理成本,重點關注醫院污水的特殊性,結合新推出的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準,積極引進醫院污水和廢氣處理技術,通過初級處理,二級生物處理,先進處理和消毒等先進的處理工藝,以確保高標準的無害和無毒排放。第三,醫院污水處理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設備的安裝只完成基本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日常的操作和維護,使我們的醫療廢水處理長期穩定。目的。

5,污泥好氧消化池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經過好氧消化和穩定處理,減少污泥量,提高污泥的穩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很少。分揀時,可以使用吸糞車從污泥槽的檢查孔延伸到污泥槽的底部進行泵送然后運輸(半年六次)。上清液回流裝置設置在污泥好氧消化罐的上部,使得上清液溢出到水解酸化罐中。集成設備的優點1.設備由碳鋼防腐處理或不銹鋼部件組成。重量輕,易于運輸,使用方便,耐腐蝕,使用壽命長; 2,結構合理緊湊,埋設在開放的有利保溫中,在寒冷的冬季(-30℃)仍能正常運行,適應南北寬闊的氣候;安頓在池塘里,借用地形觸及周圍區域,占據空氣。 3,無污染,無噪音,無異味,二次污染; 4,不受污水量,移動敏感,可單獨使用,也可多次使用。 5.自動化程度高,能耗低,成本低;